当前位置: 首页 > 人防知识 > 防空知识

“3.1”国际民防日知识早知道 ||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来源:景德镇市人防办 发布时间:2022-07-25 14:39 访问量:

国际民防日是几月几日?

我国是哪一年加入国际民防组织的?

国际民防日的由来是什么?

这些问题你都了解吗?

答案你都知道吗?

“3.1国际民防日知识早知道

和小编一起来get知识点吧!

1.什么是国际民防日?

为加强公众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的意识,国际民防组织(ICDO)根据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九届会员大会决议,指定每年的3月1日为“国际民防日”。

▲国际民防组织标志

2.什么是民防?

民防,即“公民防护”“公民防御”,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动员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

3.国际民防组织的规模?

现在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建立民防体系,并制定了民防法规,把平时防灾救灾和战时防空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国际民防组织有49个成员国和10个观察员国。我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民防组织。

4.国际民防组织的由来?

一战期间,英国为防御德军轰炸,保护平民,于191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民防组织。 1931年,“日内瓦区国际协会”成立,在此基础上国际民防逐步发展起来。 1949年,协会制定了《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第四公约》。 1958年,协会改名为“国际民防组织”。 1976年,“国际民防组织”制定了组织章程。 1977年,制定了《第四公约的两项附加议定书》。

5.国际民防组织的宗旨是?

国际民防的宗旨是为了加强和协调全世界防止和减少平时自然灾害,或战时对使用武器造成后果的消除组织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与改善。

6.国际民防组织的主要任务是?

鼓励成立民防机构,促进此类机构之间的合作,提供技术援助,收集与利用民防资料,培训民防队员,加强民防宣传。日内瓦第四公约及其两个附加议定书中明确规定,民防是指在保护平民不受危害,帮助平民克服敌对行动或灾害的直接影响,并提供平民生存所需条件的某些或全部人道主义任务的执行。一战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民防组织,开展了民防工作。

7.我国首次举办“国际民防日“是哪一年”?

2009年3月1日,由民政部、国家人防办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组织的“国际民防日”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自1992年加入国际民防组织以来第一次开展民防日宣传活动,主题为“关注民防、平安生活”,主要内容是宣传防空防灾和公共安全知识,增强民众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