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1号建议的答复
方励平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人防工作的高度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我市人防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结合人防实际,答复如下:
一、思想认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由于和平环境,战备观念和战备意识较为淡薄,发生了一些绕过人防办不履行人防建设义务等违规建设项目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很多项目事隔多年,当时联审联批机制不完善,材料不健全,数据需要反复核实调整)。为此,办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会议,研究联审联批办法。
(一)加大宣传教育。我办抓住“国际民防日”“防灾减灾日”“警报试鸣日”“新中国人民防空创立日”“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节,结合平时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在校学生、社区居民、社会民众、村镇群众介绍应急知识、宣传人防法规和建设成就,助力民众应急能力的提升。一是营造宣传氛围。在重要时节,市人防办均制作并悬挂“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 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等宣传人防法规人防知识的横幅,利用LED显示屏打出“关注民防 ,平安生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义务,依法享受人民防空权利”等宣传语,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二是应急知识授课。在市委党校开设人防课,讲授人防法规;在全市初级中学开设人防知识课,讲授应急应战知识,每年为初二年级学生免费配发《中学生防空防灾知识》读本和人防相关宣传资料。在防灾减灾日,办领导还来到学校,从九八“5.12”地震引入,为学生们讲授了以“关注民防,平安生活”为主题的应急知识教育课,引发学生们热议,熟知相关知识。三是社区民防宣传。结合“双创”工作,市人防办为部分社区人防工作站补充部分器材、送去民防人防相关资料,并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商讨社区民防人防宣传的开展,深入小区住户,逐户为小区居民送去《江西省城市市民应急手册》《人民防空,国之大事》等民防人防资料,向居民有重点的讲解应急知识和全市人防建设情况。同时,在开展脱贫攻坚帮扶中,办领导还对村两委人员介绍法规知识,帮助工作人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四是集中宣传 。市人防办组织工作人员,在休闲广场、人民公园、海慧公园、人员流动较大的街道开展集中宣传,采取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解答市民提问等方式,积极开展人防法规、应急应战知识宣传,提升广大市民应急处置能力和遵守法规的自觉性。
(二)加强执法整改。一是电话或上门催告相关单位上报建设项目资料,做到公建项目、开发项目全覆盖,不遗漏。二是对部分商业项目启动执法程序。近三年来,有18个开发单位(项目)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今年3月,又有一家开发单位10套房产被冻结。由于历史上没有履行人防建设义务,已有8个商业项目启动行政执法程序。三是由分管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到政府建设项目的单位进行当面催办,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到人防办理相关手续。四是立行立改,对资料齐全的项目立即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到位的限期整改到位。我办根据项目性质,分门别类推动整改。公建项目向市政府汇报,经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专题调度,项目资料逐步齐全,会商了整改举措,补建一批防空地下室,不能补建的及时补缴易地建设费,公建项目整改正在有序推动整改。开发项目、催办、律师函,走法律程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些项目基本得到了整改。
二、人防机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这块工作,受限编制,一时难以改进。但是,为推进人防事业健康发展,我办迎难而上,主动加压,组织业务培训,下沉基层指导,将政策技术及时送到县(市)区人防办,帮助基层开展业务工作。一是加强业务培训,重点开展了工程、指通及质监业务培训,提升县(市)区人防办干部职工业务能力。二是下沉基层指导,特别是质监技术人员经常到项目现场,与县市人防办干部职工一道开展人防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及时为企业解难分忧,提升人防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特别是事业单位没有车贴,难以量化公务用车报账的情况下,开着私家车为工作服务,确实难能可贵。
三、业务建设仍有待加强。虽然按规定比例落实经费未到位,一定程度影响到了业务建设。但是,我办并没有观望等待,而是积极作为,努力筹措资金,强化人防各项业务建设。一是加大平战结合力度。推动人防工程服务地下停车,新建人防项目,一律标配地下停车库,持续增强全市人民地下停车便捷性。二是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注重综合能力提升,按照省人防办审批规范开展业务训练,加强横向沟通能力培训,切实将人防审批融入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新要求上来,在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把住人防建设,健全人防联审联批机制。
2020年9月27日